10月以来,神户制钢、日产汽车、斯巴鲁等一连串造假丑闻,让日本制造业深陷泥潭,而近日,日本“造假天团”又添了一名重量级成员!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材料公司被曝篡改产品数据。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发布公告,承认其子公司“三菱电线工业”、“菱伸铜股份有限公司”和“三菱铝业”存在串改数百万件产品数据的造假行为,时间已持续数年。此次造假牵连甚广,其公司产品大多是飞机、舰船和汽车等产业,受影响企业目前已共高达 274 家,其中甚至包括美国波音公司、欧洲的空中客车及日本自卫队的舰船和飞机引擎…… 当我们看看到日本的制造业危机,对我们中国制造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。质量提升根本上还是要靠企业发挥主体作用。从国际、国内的发展格局看,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几乎没有太大差异,日本企业面临的质量与成本的矛盾,中国企业同样会遇到。日本企业为应对成本压力而牺牲质量的非理性行为,中国企业同样会有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由于在一些产业,产能过剩还普遍存在,中国企业在质量上“刻意”犯错的风险更大;政府质量监管还不能放松。 当我们一直在强调“中国质造”,占领国际市场,不得不汲取日本制造,如果科技创新的不足,我们不但不能摆脱“中国制造”,还可能自掘坟墓。 中国回转支承产业突飞猛进,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昔日的中国,而在历经失去的一个又一个十年之后,日本也正在被中国超越。中国回转支承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顶端向上竞争,赢得不是量,产能过剩,中国质造更需要的是核心技术!在引领全球质量典范的德国,正将制造业的对手“锁定”中国。这已经说明了“中国质造”正在被认可,虽然我们起步晚,但是我们进步快。我们更应该以这次日本的造假事件时刻警醒自己!
|